游戏审批受阻,游戏行业迎最冷“寒冬”

前言:游戏版号是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相关游戏出版运营的批文号的简称,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核发布的,对于游戏根据著作权(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和[计算机游戏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游戏软件厂商或者个人作者开发的游戏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就受到著作权(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的保护。

游戏内容中哪些是红线?

1、 游戏登录页面和加载页面必须有《健康游戏忠告》。

2、 游戏内可以使用繁体字、英文,但使用方式有规则。

3、 游戏内容健康向上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屏蔽词库一定要完善。

5、 使用的地图,可以现实化并非强制虚拟化,但使用方式有规则。

6、 不要出现暴力字眼、阴暗面的词汇,请使用和谐字眼。

7、 不要出现对青少年不良导向的系统。

8、 可出现和人民币直接挂钩和间接挂钩的有几率道具或事件,但使用方式有规则。

9、 不要出现血腥场面、暴露的场面。

10、提供的测试地址必须能上。(如有对外版本,请提供对外版本)

11、不能出现“未开放”功能的功能键,或按上去无反应。

 

腾讯、网易等头部游戏厂股票大跌,中小游戏公司裁员、解散的消息,无不显示今年行业寒冬的凛冽。

不过,这场寒冬或许会带来游戏行业的洗牌,倒逼游戏企业由追求速度与数量的资本导向,逐渐聚焦到产品品质提升上。

国内政策收紧的环境下,“出海”已经成为不少游戏公司的战略。东南亚、中东、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是中国游戏公司青睐的出海首选。数据显示,在2018年前6个月内,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不过,“走出去”并非易事。一方面,海外市场的渠道推广技巧和费用是游戏公司出海需要迈过的一道槛。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如果没有精品,很难在国际游戏巨头和当地游戏商中取得优势。

在游戏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选对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二次元文化和女性类型游戏市场成为不少游戏公司看好的领域。2017年,《阴阳师》、《恋与制作人》等游戏的火爆彻底点燃了中国女性市场,国内女性玩家的数量与日俱增,并展现出了不弱于男性玩家的消费实力,为激烈的游戏竞争市场带来了新的开拓空间。

不过,如果版号申请仍然继续暂停、收缩,即使是腾讯、网易这样的游戏巨头,也吃不消。

在巨头之前,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游戏初创公司。多位游戏公司创始人告诉《财经》记者,已经有一批小游戏公司直接出局,剩下的大多还在苦苦挣扎。

相比其他领域的创业公司依靠持续融资来维持运转,游戏公司大多有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中国游戏用户数量庞大,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游戏玩家数量超过5.8亿人,这也让游戏行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加上游戏行业已是巨头云集,风投机构对游戏项目的兴趣日益冷淡。

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财经》记者,风投机构对游戏制作、游戏发行等类型的初创公司投资意愿并不强,“主要因为退出路径有限,近几年游戏公司IPO整体数量下降,不少团队基本都是维持小规模,自给自足”。

另一位专注文娱领域项目融资的财务顾问则提到,“政策监管因素加强后,今年游戏项目的融资已经陷入冰点,目前只有一些并购的案子能做。”

快速制作或代理游戏,上线后获得收入再去支撑下一款游戏,是大多数小游戏公司的生存法则,一款手机游戏的黄金期只有一年,一旦这个过程遇到长时间停滞,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倒闭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多位游戏公司员工告诉《财经》记者,“失业”是他们今年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穷则生变,面对高压政策,游戏公司们绞尽脑汁,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缓冲道路。

据《财经》记者了解,几乎所有游戏公司今年的重点方向都转向了海外市场。

在国外,游戏上线通常不需要经过版号申请过程,更多的审核要求集中在游戏分级上。不过,监管相对宽松并不意味着就能赚到钱。

一位曾负责某大型游戏公司海外市场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海外市场也已经是一片红海,对于那些没有资金,没有渠道,没有经验,也没有团队的小游戏公司来说,无异于飞蛾扑火。

一时间,中国游戏行业出现了抢人大战。

不少大型游戏公司都有多年的海外市场经验,也培养了一批擅长海外游戏发行的团队。

一位腾讯负责海外游戏业务的执行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已经收到无数小游戏公司和猎头的挖人电话,“给的职位都很高,至少都是总监级别”。

在此之前,尽管有不少中国游戏公司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中国市场仍然是游戏领域最大的金矿。对于不少游戏公司来说,选择海外发行,实属无奈之举。

那些等不及的游戏公司们也已经在试探新的路子——直接购买或盗用版号。

为了去年已经提交申请的一款手机游戏,一家小游戏公司在1.5万元的中介费之外,还额外花掉了近10万元人民币,试图打点关系,但花出去的钱没有带来任何回音。

“这款游戏我们前期投入200万元,现在只能放在那里。”该游戏公司创始人告诉《财经》记者,“我们公司去年收入不到1000万元,如果这款游戏上不了线,带不来收入,后面的游戏也很难做了。”

他在考虑是否要直接去买一个版号。

可以流通交易的版号,一部分来自此前已经下线或停止运营的游戏,另一部分来自一些手里有提前储备版号的公司。

手机游戏在上线应用商店时,应用商店并不会对版号做严格审核,这也刺激了版号交易。

但版号交易目前并不合法。

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法规的规定,购买、套用游戏版号,将被视为游戏内容发生根本变化,应当重新申请版号,否则,将被相关出版行政执法部门按非法出版物查处。

版号交易催生的另一个新业务是法律咨询。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财经》记者,今年找上门咨询相关问题的游戏公司明显增加,“游戏公司现在没别的路可走了”。

据他介绍,找到专业律所来处理,可以降低但无法彻底规避法律风险。

但仍有不少游戏公司铤而走险。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想购买一个游戏版号,至少需要30万-50万元人民币,而传奇类手游的版号,价格甚至被炒到200万元以上,代理商还要额外收取交易价格20%左右的费用。

“买版号是个技术活。”前述游戏公司创始人说,首先要找同款细分类型的游戏版号,比如一款恋爱养成类游戏就不能买格斗类版号。

在今年3月之前,版号申请虽然要半年,但只要材料充分,基本都能顺利通过,会刻意囤积版号的公司很少,能买到合适的版号概率并不高。

如果能够顺利买到同类游戏版号,也不意味着就能立刻上线,游戏名需要修改,必须与版号申请时提交的游戏名称一致。更改游戏名后,游戏宣发方案也需推倒重来,一不留神就会被下线处理,或是更严重的行政处罚。

“但还能怎么办呢?海外市场早就在做了,赚不到什么钱。”前述游戏公司创始人无奈地说道。

过去六个月,中国游戏行业经历了一个最长的寒冬。可以预见的是,就算政策开放,大量游戏同时拥挤上线,单个游戏原本一年左右的生命周期也会被缩短,很难翻身。

转机何时到来?

“照目前这个趋势,至少等到明年,才会慢慢缓过来。”一位版号申请中介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不过,客户面前,他通常不这么说。一家游戏初创公司创始人致电这家中介,询问是否了解最新政策进展,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与出版署的内部人士交流过,据说9月底就会放开,你们赶紧来提交申请,先到先得。”

类似这样模糊的传言已经在游戏行业满天飞,但官方渠道仍然没有动静。

不过,转机似乎已经出现,9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其中介绍了文旅部重组相关情况。行业人士解读,审核部门能够公布重组进度,代表距离回到正常审查近了一步。

但何时才会开放正常审批流程,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前,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被认为是新游戏审核政策的重要指导方向,多位游戏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这意味着之后对于未成年人保护、防沉迷、游戏分级、低俗内容等问题的审核,会上升到新高度。

“其实很多游戏公司的目标用户都不是未成年人,未成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并不强。”

前述游戏公司创始人表示,“另外,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也会避免用户每天玩的时间过长,每天1小时左右,这样更能拉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不过,他也承认,中国游戏行业确实存在泡沫,野蛮生长。

政策不会永远收紧,行业阵痛过后往往会迎来新的机会。大浪淘沙之际,一批游戏公司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新政策出台之后,新力量将重新滋生。